精品人妻潮喷久久久又裸又黄|久久人人玩人妻潮喷内射人人|国产精品成人精品久久久|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
所在位置: 首頁> 技術文章> 其它>
文章詳情

粉塵爆炸、防范知識及相關案例

日期:2025-02-06 05:46
瀏覽次數(shù):1486
摘要:
粉塵爆炸、防范知識及相關案例

粉塵爆炸、防范知識及相關案例
一、粉塵爆炸基礎知識
(一)什么是粉塵爆炸?
粉塵在爆炸極限范圍內,遇到熱源(明火或溫度),火焰瞬間傳播于整個混合粉塵空間,化學反應速度極快,同時釋放大量的熱,形成很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壓力,系統(tǒng)的能量轉化為機械功以及光和熱的輻射,具有很強的破壞力。 
凡是呈細粉狀態(tài)的固體物質均稱為粉塵。能燃燒和爆炸的粉塵叫做可燃粉塵;浮在空氣中的粉塵叫懸浮粉塵;沉降在固體壁面上的粉塵叫沉積粉塵。 
現(xiàn)已發(fā)現(xiàn)以下七類物質的粉塵具有爆炸性:金屬(如鎂粉、鋁粉);煤炭;糧食(如小麥、淀粉);飼料(如血粉、魚粉);農副產品(如棉花、**);林產品(如紙粉、木粉);合成材料(如塑料、染料)。     
某些廠礦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,特別是一些有機物加工中產生的粉塵,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會發(fā)生爆炸燃燒事故。 
國內外的研究成果表明,這些條件一般有三種:
1. 可燃性粉塵以適當?shù)臐舛仍诳諝庵袘腋?,?*們常說的粉塵云;
2. 有充足的空氣和氧化劑;
3. 有火源或者強烈振動與摩擦。 
通常認為,易爆粉塵只要滿足條件1和條件2,就意味著具備了可能發(fā)生事故的苗頭。 
(二)粉塵爆炸過程 
粉塵的爆炸可視為由以下三步發(fā)展形成的:**步是懸浮的粉塵在熱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餾或氣化而產生出可燃氣體;**步是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而燃燒;第三步是粉塵燃燒放出的熱量,以熱傳導和火焰輻射的方式傳給附近懸浮的或被吹揚起來的粉塵,這些粉塵受熱汽化后使燃燒循環(huán)地進行下去。隨著每個循環(huán)的逐次進行,其反應速度逐漸加快,通過劇烈的燃燒,*后形成爆炸。這種爆炸反應以及爆炸火焰速度、爆炸波速度、爆炸壓力等將持續(xù)加快和升高,并呈跳躍式的發(fā)展。 
(三)粉塵爆炸特點
1. 多次爆炸是粉塵爆炸的*大特點;
2. 粉塵爆炸所需的*小點火能量較高,一般在幾十毫焦耳以上。 3. 與可燃性氣體爆炸相比,粉塵爆炸壓力上升較緩慢,較高壓力持續(xù)時間長,釋放的能量大,破壞力強。 
(四)粉塵爆炸的主要危害
1. 具有極強的破壞性。粉塵爆炸涉及的范圍很廣,煤炭、化工、醫(yī)藥加工、木材加工、糧食和飼料加工等部門都時有發(fā)生。如1952—1979年間,日本發(fā)生各類粉塵爆炸事故209起,傷亡共546人,其中以粉碎制粉工程和吸塵分離工程較突出,各為46起。聯(lián)邦德國1965—1980年發(fā)生各類粉塵爆炸事故768起,其中較嚴重的是木粉及木制品粉塵和糧食飼料爆炸事故,分別占32%和25%。近幾年來,我國每年發(fā)生粉塵爆炸的頻率為:局部爆炸150-300次系統(tǒng)爆炸1-3次,且呈增長趨勢。我國發(fā)生的這些粉塵爆炸尤其是系統(tǒng)爆炸,造成了嚴重損失,僅1987年哈爾濱亞麻廠的亞麻塵爆炸事故,死亡58人,輕重傷177人,直接經濟損失882萬元。 
2. 容易產生二次爆炸。**次爆炸氣浪把沉積在設備或地面上的粉塵吹揚起來,在爆炸后的短時間內爆炸中心區(qū)會形成負壓,周圍的新鮮空氣便由外向內填補進來,形成所謂的“返回風”,與揚起的粉塵混合,在**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**次爆炸。二次爆炸時,粉塵濃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時高得多,故二次爆炸威力比**次要大得多。例如,某硫磺粉廠,磨碎機內部發(fā)生爆炸,爆炸波沿氣體管道從磨碎機擴散到旋風分離器,在旋風分離器發(fā)生了二次爆炸,爆炸波通過爆炸后在旋風分離器上產生的裂口傳播到車間中,揚起了沉降在建筑物和工藝設備上的硫磺粉塵,又發(fā)生了爆炸。
 3. 能產生有毒氣體。一種是一氧化碳;另一種是爆炸物(如塑料)自身分解的毒性氣體。毒氣的產生往往造成爆炸過后的大量人畜中毒傷亡,必須充分重視。 
二、如何預防粉塵爆炸 
(一)要減少粉塵在空氣中的濃度。采用密閉性能良好的設備,盡量減少粉塵飛散逸出,同時要安裝有效的通風除塵設備,加強清掃工作。 
(二)要控制室內溫度。 
(三)改善設備,控制火源。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場所,都要采用防爆電機、防爆電燈、防爆開關。 
(四)應事先控制爆炸的范圍。 
(五)要控制溫度和含氧程度。凡有粉塵沉積的容器,要有降溫措施,必要時還可以充入惰性氣體,以沖淡氧氣的含量。
 (六)工廠企業(yè)需要一套完善的防爆措施,以下8點措施值得企業(yè)學習。 
工廠企業(yè)防范粉塵爆炸的8項措施:
 1. 倉儲結構設計方面的防爆措施 在設計筒倉車間時,要考慮粉塵爆炸問題,盡量使筒倉道線遠離辦公區(qū)和生活區(qū),距離不小于30m,在小于150m的工作間,工作人員不超過10人,可設二個**出口,疏散梯道寬不小于1.1m,走廊寬不小于1.4m,疏散門寬不小于0.9m,每個倉頂應設獨立的人孔和空氣置換裝置,不能相互連通,主要產塵車間應設泄爆裝置,人孔不小于800×800mm。
 2. 從生產工藝流程設備電氣的選型和布設采取的主要防爆措施 原則是工藝設計合理,選型正確,正常維修,遵守操作規(guī)程,控制和消除火源,防止磨擦發(fā)熱、撞擊打火,消除引火、引爆部位,簡化工藝流程,避免多次提升,采用防爆式斗提機,設備要有可靠的接地,設有自動報警、自動停車等保護裝置,設計制造儲運設備時應考慮可拆卸或便于維修。同時要考慮便于通風除塵和防爆系統(tǒng)正常工作。從生產設備上要選擇符合國家電氣法要求的電器,有防塵防爆性能的設備,降低提升機和其他輸送機的線速度,減少糧食破損,在原糧輸送機上安裝長久性磁鐵,**糧中的金屬物。
 3. 減少產、揚塵點,控制環(huán)境粉塵濃度 對于儲運生產過程中產塵或揚塵崗位,應減少產塵和揚塵點,控制粉塵擴散,降低周圍空間的粉塵濃度,使粉塵濃度不超過10mg/m,我們控制了粉塵濃度遠于爆炸極限之外,自然也就控制住粉塵爆炸的發(fā)生。
 4. 除塵和產塵設備的防爆措施 對于產塵或除塵系統(tǒng)內,應側重于消除引火點,提高風速,或分級削減粉塵濃度
在這里應強調的是,有些人常認為有了通風除塵系統(tǒng),就可以消除粉塵爆炸的危害。這是錯誤的,因通風除塵僅能改變環(huán)境粉塵濃度,而把粉塵爆炸的危害性轉移到除塵系統(tǒng)內,所以,除塵系統(tǒng)內卻常是形成粉塵爆炸的危險源,如不在除塵系統(tǒng)內采了有效的防爆技術措施,僅靠通風除塵是難于防止粉塵爆炸。這是國內外粉塵爆炸事故現(xiàn)場證明的一點。因在除塵系統(tǒng)內粉塵濃度基本都在爆炸極限內,又是一個較封閉的空間,各種撞擊、磨擦、靜電、明火、陰燃等引火幾率高。
在這種條件和環(huán)境中,改變粉塵濃度是不客觀、也不經濟的,我們只能提高運行風速,負壓工作,采用防爆風機和防爆電機,消除引火點,在系統(tǒng)內采用阻燃和防靜電材料,設有良好的接地,設有泄爆和清掃口,并設有壓力、溫度等險情預報和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,當系統(tǒng)內出現(xiàn)險情時將自動停止主機工作,各防爆抑爆系統(tǒng)自動工作,生產設備啟動前10分鐘啟動除塵系統(tǒng),生產設備停止工作10分鐘后再停止除塵系統(tǒng)工作。 
5. **積塵防止爆炸。 防止產塵車間其它部位發(fā)生粉塵爆炸主要應加強車間的清掃,消除設備和環(huán)境積塵。**方式*好采取負壓吸附式清掃法,這可避免粉塵“搬家”,或有死角清掃不到。不宜用噴淋等濕法清掃,因可燃粉塵在一定溫度下,易產生可燃氣體,揮發(fā)在空間。
 對積塵的危害不能低估,因它是爆炸*重要*危險的塵源,對于粉塵爆炸積塵狀態(tài)比懸浮更危險,其爆炸壓力上升速度*大,造成的破壞力也*大。
所以有效消除積塵是防止粉塵爆炸的主要措施之一。
 6. 泄爆、抑爆與隔爆措施 
對于粉塵爆炸:一方面是消除形成粉塵爆炸因素,防止粉塵爆炸的發(fā)生。另一方面就是控制爆炸范圍,減少爆炸所造成的損失。在那些因某種環(huán)境已形成爆炸條件或暫時無法消除爆炸因素的情況下,泄爆、抑爆和隔爆將會減輕或控制爆炸所造成的損失。 
在生產有易燃易爆危險物的生產車間的建筑物或生產設備上,都應設有足夠泄爆面積的泄爆口,有的可在泄爆口裝有盒式泄壓滅火器,當某一局部發(fā)生爆炸,泄爆膜片被擊穿,盒內滅火劑與火焰相混達到自動泄壓、滅火和保護設備的目的。 
抑爆即在爆炸初始階段,探測爆炸發(fā)生和阻止爆炸發(fā)展,控制爆炸在預定的范圍內。目前有一種抑爆控制器,它通過兩個紅外線探頭,同時接到粉塵爆炸的光訊號,可立即啟動聲、光報警器,在切斷電源、停車、關閉隔爆門、開啟滅火器等保護設備,其動作時間小于10μs,為防止二次爆炸贏得了時間,也可用爆炸壓力探測器和溫度探測器。 
隔爆是將爆炸通過一定裝置隔斷,防止爆炸的蔓延和傳播。
隔爆可采用化學和物理隔爆或其它隔爆裝置,在糧食加工、提升、運輸、生產中常用光電控制隔爆門關閉進出料口,隔斷爆炸氣浪、火焰、傳播,避免引起再次爆炸。 
7. 消防措施 糧食儲運生產環(huán)境要配備相應的消防設施。在撲滅火時,1)要避免將積塵揚起。2)不易用水滅火。水易和熱及燃燒的糧食發(fā)生反應,產生易爆混合物,同時水會使糧食膨脹,會引起筒倉爆裂,要有完備的火災報警裝置,機動車輛要配備火花熄滅器和滅火器材。 
8. 加強管理,明確制度,堅持執(zhí)行,認真檢查,提高職工素質 
對**生產防爆工作要建立健全責任制,應將此項工作列入計劃,進行布置、檢查、總結、評比。對事故要進行調查研究、進行技術分析、總結經驗教訓。 
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**檢查,對工藝設備、各種電氣、通風除塵,檢查是否有老化、發(fā)熱、磨損、撞擊火花、強烈振動、接觸**、接地**、漏電、除塵效率下降等現(xiàn)象,檢查車間內孔洞是否有積塵、查現(xiàn)場人員防爆知識掌握和執(zhí)行情況。 
要進行防爆**教育,講解粉塵形成爆炸的機理、危害,糧食儲運設備易形成爆炸的因素,電氣易引爆因素,學習掌握各種預防粉塵爆炸的技術。 
加強維修作業(yè)的**操作管理,職工要懂易燃易爆現(xiàn)場作業(yè)有關規(guī)定,并有本工程操作證,方能上崗。動火作業(yè)前,必須**現(xiàn)場積塵,特別是設備內外,地面墻壁,同時停車并堵住口、洞和管道,作業(yè)完要認真清理。確認沒有殘留火星或過熱物后,方可離開。 
**積塵需用防爆型真空式吸塵設備。 
消防設施管理,對消防器材**合理選型、合理配置數(shù)量、合理擺布位置、正確保管與維護,正確操作使用。根據(jù)生產崗位制度明確職責,并堅持執(zhí)行,認真檢查,向職工講解防止粉塵爆炸的基本知識,提高其技術素質和**意識,提高對粉塵爆炸的認識。不要誤以為落后的生產工藝和管理方式也是一種防爆措施,如有些人認為將其產塵車間門窗拆除就可以防止粉塵爆炸了,或者用大量人工代替機械設備也可以防止粉塵爆炸。這些方法既不科學又不是消除爆炸的根本方法,而是妨礙生產力發(fā)展的落后消極做法。
 三、爆炸案例 
(一)國內外重特大案例
 1913-1973年間美國僅工農業(yè)領域,就發(fā)生過72次比較嚴重的粉塵爆炸事故。
1952—1979年間,日本發(fā)生各類粉塵爆炸事故209起,傷亡共546人,其中以粉碎制粉工程和吸塵分離工程較突出,各為46起。 1965—1980年,聯(lián)邦德國發(fā)生各類粉塵爆炸事故768起,其中較嚴重的是木粉及木制品粉塵和糧食飼料爆炸事故,分別占32%和25%。 1942年,我國本溪煤礦曾發(fā)生世界上*大的煤塵爆炸,死亡1549人,重傷246人。 
(二)近年粉塵爆炸案例 
1987年3月15日哈爾濱亞麻粉塵爆炸起火,造成職工死亡58人,其中重傷65人,輕傷112人,直接經濟損失881.9萬元。
2010年1月13日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鎮(zhèn)花園村萬田路1號一拋光加工廠發(fā)生爆炸,共造成2人死亡、6人受傷。
2010年2月24日秦皇島市撫寧縣驪驊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車間發(fā)生粉塵爆炸,事故共造成19人死亡、49人受傷,其中8人傷勢較重,直接經濟損失1773.5萬元。
2011年4月1日浙江省縉云縣東渡鎮(zhèn)的浙江宏威車業(yè)有限公司一車間發(fā)生爆炸事故,造成3人死亡,3人受傷,其中2名傷者經醫(yī)院搶救無效死亡。
2014年4月16日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東陳鎮(zhèn)雙馬化工有限公司硬脂酸粉塵爆炸,繼而引發(fā)火災,造成8人死亡,9人受傷。